1 农民科普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
1.1 农民科普教育推动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1.2 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
2 北京市农民科普教育模式的演变
2.1 科普教育实施方式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农民响应参与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农民提出需求,政府支撑协调,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模式”转变
2.1.1 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农民响应参与的科普教育供给模式
2.1.2 自下而上的农民提出需求,政府支撑协调,社会多元主体协同的科普教育需求模式
2.2 科普教育对象从星火燎原模式向精准聚焦模式转变,从以农业重点人群为主向普通农民扩展
2.2.1 科普教育对象从星火燎原模式向精准聚焦模式转变
2.2.2 科普教育对象从以农业重点人群为主向普通农民扩展
2.3 科普教育内容从职业技能向农业新科技和科学素质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
2.4 科普教育形式从课堂授课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向多元形式转变
2.5 科普教育成果体现从取得职业技能资格,掌握基本农业技术向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低收入户农民就业和农业增产增收转变
3 目前农民科普教育面临的困境
3.1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素质水平低
3.2 农民年龄普遍偏大,学习意愿不足
3.3 农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农村接受科普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北京市农民科普教育的新路径
4.1 加快《科普法》的修订,完善农民科普教育立法工作
4.2 科普教育目标以农民为本,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
4.3 多措并举构建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
4.4 加强农村数字科普建设,搭建农民科普教育平台
文章摘要:今年是落实《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收官之年,针对农村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文章通过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项目近十年的经验总结,阐述北京农民科普教育模式的演变,并提出完善农民科普教育立法,科普教育目标以农民为本,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构建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和推进农村数字科普建设等建议,探索发展新路径。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安宏宇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
论文分类号:G725
文章来源:《科普研究》 网址: http://www.kpyjzzs.cn/qikandaodu/2022/0527/1309.html